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华媒广角  >> 查看详情

中国山水画大家路怀中教授作品赏析

来源: 西非在线  日期:2017-12-12 23:55:01  点击:10514 
分享:

路怀中

 

路怀中简介

   路怀中,号关东山客,天外来客,松雪道人,独白居主人。山东诸城人,一九四五年生,当代山水画家、美术理论家,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路怀中山水画工作室导师。执着从艺五十多年,远法范宽,近承山水大师张大千、李可染、陆俨少,注张“师传统,又师造化”,更注重“中得心源”,是中国当代山水画领域又一位走向高峰的艺术大家,被誉为当代范宽。

   在五十多年的艺术创作中,路怀中教授始终坚持:排流俗、避腐风、去朽气、树正气、强骨气、创我法、造大象、立我格的高尚艺术人生观。

   独创林海雪原画派和现代山林画派,多次在东南亚诸国家举办个展和艺术交流,有十几种版本的个人画集出版。在美学理论方面创建性地提出了“黑白的审美情感是东西方人类审美之源,亦艺术创作之源”这一著名论断。现寓京都独立一画者。 

 

中国山水画的崇高精神对当今人类生存的意义

路怀中/文


首先我们要问:什么是中国山水画的崇高精神?答案是:人和自然高度和谐相处的精神,也就是人与自然相依存共生灭的关系。我们说:人类的生存离不开山山水水,离不开生他养他的这块天地,这就是我们中华民族自远古以来所一直崇尚的“天人合一”的生命精神。

为什么这么说呢?首先,我们的祖先们在长期与自然相处的过程中发现了,人类如果离开了自然是寸步难行的。比如说。远古时期祖先们由穴居时代发展到能建造简易的房子,而建造房子必须用树木、沙石、杂草、泥浆等等,所猎取的动物要靠石器木器,庄稼的丰收要靠风调雨顺的老天,每天喝用的水,必须从江、河、湖、海里提取……这一切我们的祖先们认识到:没有自然提供的一切,人类就不可能生存,也就说自然万物为人类提供了一切。所以古人们把山山水水、天、地、太阳看作是天神、地神、太阳神。看作是保佑人们生存的不可侵犯的神灵。

 

阅尽千秋春色

 

东方一净土

 

随着人类向着远古文明的逐渐迈进,我们东方先民们在创造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创造着精神文明,这个精神文明就是后来逐渐形成的我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也就是中华文化自诞生那天起就以探讨人和自然;即天和人的关系为主轴。就是后来逐渐形成的“天人合一”的生命哲学观。

在这种远古朴素的自然观和人生观指导下,中华民族经过了漫长的文明文化进程,并逐渐认识到,自然是一种永远不可抗拒的力量,即“天神”的力量。一切生物在自然面前显得是那么渺小,自然主宰一切统帅一切,人类的一切社会实践必然是自然的一部分,即是:天与人不能分离。这就是后来逐渐被强化了的中华民族的“天人合一”的人生观宇宙观。

1961年山东莒县出土的大汶口文化遗址发现了陶制品上刻有:日、火、山三种自然天象组成一体的早期象形文字符号,这种符号距今约五千五百年左右,这就说明了五千五百年以前的远古先民就有了“天人合一”的观点。估计最先形成共识至少在一万年以前,只是现在无史迹所考证。之后,代表着中国文化之源的易经,以及后来以老子庄子为代表的道家和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儒家,以禅宗为代表的佛家形成了中国文化主要内容的三大组成部分。虽然他们所主张的精神理念各有侧重点,但是最终目的还是离不开人与自然的这个大的命题。所以道家的极乐世界也好,儒家的天命观也好,佛家的普度众生也好,都表明了我东方先民们对自然的依赖与回归,所以“天人合一”的人生观就形成了我中华民族最重要的哲学核心理念,逐渐形成了中华民族最重要的生命哲学价值观。

不同的艺术产生于不同的民族,而一切民族的艺术都必然带有其本民族文化的基因。中国山水画也不例外,它的产生与发展正是适应了“天人合一”我东方人的宇宙观人生观,才表现出无限生命力。中国山水画的产生虽然晚人物画约五百年左右,但是从产生到繁荣的鼎盛期几百年时间里就大大赶超了人物画,并从宋代起成为了中国画中所有画科的主流画种。

 

高山仰止

 

千里奔驰图

 

我中华民族由崇尚自然,热爱自然,热爱山水,发展到对山水的赞美、歌颂是有一个过程的。约东晋前大量的山水诗,山水文学开始逐步问世,但是一些文人士大夫,还不满足于文字上对于山水的描述,他们由诗歌文学对于山水抽象的赞颂的同时,逐渐开始了对于山水的具象描绘与创作,以尽量满足其精神方面,对于山水形象的把握与心灵的共鸣。

应该说中国山水画的产生:一是适应了中华民族对于山水自然的回归与审美需求,二是追求与魏晋玄学,即与“道”的冥合境界。三是最大追求中华民族的艺术人生品格。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其整个民族的进化过程中,如果只追求其肉体上的生存欲,而不追求精神文化上的灵魂欲,那么这个民族,只能是永远处在其进化过程的最底层。这个民族也不会有什么希望的。中国山水画的产生与发展就是体现了我中华民族由对自然山水的依存与居住,到对自然山水的审美的需求与形象化的创造,从现实的家园到理想化的家园的一个升华过程。这是一个民族精神上的共识,一个民族审美情趣的共鸣!这就是:山水自然不但是我民族赖以生存的生活家园,而且也是吾中华民族情感寄托的精神家园。人生的生老病死,喜怒哀乐,理想的追求,事业的兴旺发达,高峰低谷,民族的兴衰,国家的兴亡等等复杂的审美情感皆在山水画里得到了寄托。就像山水诗,山水文学一样,中国山水画成为了吾民族思想文化领域里精神载体的又一艺术宝库。

从晋唐至北宋,中国山水画达到了一个全新兴盛的时期,尤北宋年间中国山水画达到了其艺术上的巅峰,像当时的关仝、李成、范宽等所作的《关山行旅图》、《溪山行旅图》《雪路早行图》等皆为前无古人!即使后来者也望而兴叹!并成为中国山水画史上不可逾越的三座高峰!据考,约东晋之前、皇家王朝始设有皇家画馆,并有设专门官员以督艺文之事。历代皇亲贵族,才子佳人多涉绘画之事,更有甚者,宋徽宗皇帝还嗜爱丹青,有时贻误朝政!历代王朝翰林院均把丹青视为他艺之上。至元、明、清近代,皇家画馆均作为一国一朝的艺术殿堂的象征,山水画作为皇家画馆,自唐代以后作为重点科目加以推崇。历代王朝均设有皇家收藏馆,以收藏历代文人墨客之佳作。而作为重要藏品的中国山水画,是历代王朝藏品的首选。

历代王朝贵族多喜爱笔珍墨宝、唐太宗视书画如命,据说死后将生前所揽之墨宝,统统一起带进陵墓之中!清朝康熙乾隆二皇帝视墨宝如命,乾隆皇帝每朝政毕,许多时间用来浏览书画国宝,还亲自把所读心得题跋于书画卷面之上以示珍重。由于历代王朝地推崇,就形成了上至皇室贵族、下至平民百姓各阶层,热爱山水艺术,从事绘画山水艺术,收藏丹青佳作的书香风气,千余年来代代不衰。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流传下来的墨宝,各大博物馆所藏历代文人书画,其绘画部分,山水所占得绘画部分的50%以上。

遍布全国的贵族山庄、庙宇高堂,也均以收藏历代文人雅士山水佳作为首选,村阜集镇商铺会馆,百姓草堂也以悬挂山水佳作为荣乐,以示其身份象征,高雅之趣。

宋以后,由于山水画成为我中华民族普遍的审美对象,山水画对其他艺术门类影响越来越大,山水画被逐渐移植到陶瓷、家具、丝织、印染、建筑、木雕等许多工艺门类,并逐渐影响着对于上述工艺门类的品评的标准。即山水画水平的高低影响着工艺品的品象与价值。至近现代,山水画图式已发展到更广阔的许多门类。并逐渐传播和影响到亚洲和亚洲以外的许多国家和地区,尤其是许多华人居住的国家和地区的许多工艺门类。

上世纪九十年代鄙人曾应邀去了马来西亚、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和地区搞个人山水画展览及艺术交流。当时在马来西亚的展览五十多件山水画几天里展售一空。买画的友人既有华侨也有国际友人。这使我从来也没想到:海外华侨及国际友人对中国山水画是那么喜爱。他们说:大堂里挂一件中国山水画,增添了不少光彩,同时又好像人在画中,人又回到了大自然的山水中间。

在去朋友家做客聊天中,有几位长者还因为家藏张大千的山水画等大陆名人佳作而自豪。近几十年来许多来中国旅游的日本人、韩国人、亚洲人、欧洲人、美国人等。回国时多带回一些中国山水画佳作,或赠朋友,或作纪念,或布置房间,或收藏。这里表面上看是国际友人喜欢中国山水画,实际上中国山水画成为了中国文化与国际文化艺术交流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国山水画所蕴含的“天人合一”的我东方人的宇宙观也是逐渐影响着国际友人的宇宙观影响着国际友人的审美取向与精神家园。同时我东方人的宇宙观逐渐得到了他们的认可、并逐渐扎根于他们的心中。

一九八七年在中国画研究院研修期间,鄙人曾听了一堂时任中国美术馆长杨力舟赴欧洲文化艺术考察报告。杨在谈到中国画对欧洲的影响时说:对于中国山水画所表现出的气魄与气势使他们感到震撼,他们很纳闷:中国山水画为什么是那么神秘莫测,又是那样的亲切!

据不完全统计,欧美各大博物馆所藏中国历代绘画部分,其历代山水所占比例是人物花鸟画总和。而历代山水佳作又是其馆藏中国绘画的首选。

至此,中国山水画不但成了我中华民族生活生存中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而且越来越影响着广大国际友人的中国文化观,中国艺术观,同时也成为了他们文化生活中的内容之一。

从东晋至现代约一千七百年间里中国山水画已成为了我中华民族情感上的一种精神寄托,文化生活中的精神家园,艺术品收藏与消费的半壁江山!成为了与我中华民族朝夕相伴的“第二自然”。

我们要问:为什么自唐以来的一千余年间中国山水画在中国绘画中占据了主流地位,为什么人物画逐渐成为次要地位?这种现象应该说是中华文化艺术发展规律的自我选择的必然结果,中国文化走向成熟的必然结果,中国文化向高层次发展的必然结果。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近现代长盛不衰。联想到当代中国山水画被人物画远远抛在后面,山水画由长期的主流地位重点学科,退居为次要地位,我认为:就象中医、中药、书法、京剧一样是一个民族的悲哀,因为当一个民族的主流文化艺术受到利益等人为干涉时,这个民族的文化艺术就会误入歧途。因为中国山水画的衰退予警着我东方人“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受到了挑战和威胁。

就目前,全人类所有的绘画形式而言,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无论是西洋画,还是东洋画所表现的气魄和气势,都没有中国山水画那样宏伟和博大!中国山水画所表现的东方人的气魄和气势,以及所蕴含我东方人审美意蕴以及审美情趣,是中国花鸟画人物画无法与其相提并论的。因为中国山水画所涵盖的是整个中华民族的人生观、宇宙观。所以中国山水画自诞生那天起为什么受到了历代王朝文人雅士的推崇,又逐渐受到了平民百姓的接受、爱戴就不难理解了。因为一件好的山水画就是大宇宙的缩写,就是形象化的大千世界,这个大千世界就是我们中华民族赖以生存的家园,是我们千秋万代繁衍的摇篮!春夏秋冬的冷暖变化,地震水灾的严肃考验,风调雨顺的苍天恩赐,酸甜苦辣咸的五味感叹,统统潜移默化在山水画中了。

 

万千思绪寄明月

 

从严格意义上来讲西方是没有山水画的,即使是画的山与水,也多以风景画的形式出现的。而风景画多以描写客观物象为目的。在色彩的设计上要忠于原始物象。而中国山水画是画家对自然、人生的感悟,是理想化的山和水,理想化的自然。西方风景画重在写形,而中国山水画重在写心,这个心就是画家的思想情感,就是作者的人生观、宇宙观。也就是说西方重在以物写物,我们东方重在以物传情。

另一方面,西方的风景画是以焦点透视手法塑造某一景某一物,而中国山水画多用移动透视的手法,因为只有这样人们才能比较全面地把握大千世界,才能使人们感到万水千山的深邃与博大,才能更多地窥探大千世界的奥妙。

自明清至近代,虽然山水画也逐渐传到了东洋的韩国,日本等诸国,但是就其哲学内核,还是秉承了我中华民族“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人生观。

就目前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史所形成的法律层面上的是与非,对与错,正义非正义等等,这些只能约束和规范着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实践和生产实践,目前人类所制定的一切法律法规并没有旗帜鲜明地把人的一切行为规范在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的这一制高点上。虽然近几十年来人类意识到了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对人类自身是多么重要,但是这与我东方人“天人合一”的宇宙观至少晚了五千年以上!

我们承认:当代全人类面临的挑战有道德方面,伦理方面的,正义非正义方面的等等,但是人类进入二十一世纪后面临着最大的挑战是:生存危机这一重大课题!可以说生存危机是超越一切政党、国家、民族、宗教、及一切意识形态之上的,一切法律之上的头等重大问题。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受到了严重的破坏,人类对自然的加速掠夺与开发,人与自然发生了尖锐的矛盾!森林的快速消失,江河湖海快速污染,沙漠的突飞猛进,许多物种的快速消亡,干旱、洪涝、酷热、饥饿、疾病以及频繁发生的地震等等时刻危害着人类的生存。这一切说明了一个问题:善待自然,保护自然,对于全人类是多么重要!更有甚者五六十年代我们还愚昧地提出了“人定胜天”的口号,公开地向“天人合一”的人文精神发起挑战。人能胜天吗?回答是:肯定不能胜天的。因为人是自然当中的一个小小的分子,人的一切活动必须顺从于自然的规律,即使人为了某种生存目的在某一地区、某一环境,改变了原有的自然格局,如河流的局部改道,山坡的整平,海滩的填移等等,那也只是整个大自然机体中一根小小的汗毛而已,无关乎整个自然的整体规律运行,否则会被反其道而灭之。

应该说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农业文明,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以及“天人合一”人生观的结果,五千多年中华文化不断发展进步,也是人与自然和谐以及“天人合一”的结晶,而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化地发展历久不衰代代相传也是得益于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天道”“人道”的相互融合。这种大文化大民族的人文精神五千多年来一直统帅着中华文化各个领域。其哲学、史学、文学、艺术、数学、天文学、中医学、佛学、道学、儒学等等成为五千多年泱泱大国的东方汉民族大文化,并成为东西方两大文化中东方文化的主流,成为全人类文明进程中最主要的民族文化体系之一。

今天看上去我们的社会是进步了,人类的文明程度是提高了,但是人类所处的生存环境却是越来越恶化了,这对于我们全人类是一个极大的警示。我们再次呼吁:全人类的生存危机正一步步地向我们走来,生存危机是全人类共同的、最高的危机。人类早就应该到了彻底反省的时候了,在人类迈入二十一世纪之初,我们应该在全世界范围内高扬“天人合一”的宇宙精神,高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精神。中国山水画作为东方艺术的杰出代表,应该重振宋、元、明、清时期的雄风,重塑大民族的气派,重立大文化的形象,它既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又承载着中华民族的艺术世界,它向全人类宣布人与自然的和谐,“天人合一”的宇宙观永远是中国山水画最重要的人文精神之一。中国山水画的生命精神就是对全人类生存终极的关怀,这就是中国山水画对当今人类生存的重大意义。

 

 溪山神游图

 

(注:以上图文资料由双子座提供)


相关产品

    暂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