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中国新闻  >> 查看详情

大湖名城“领跑”科技创新

来源: 海外网   日期:2018-12-19 00:00:00  点击:7062 
分享:

海外网12月18日电 昔日“三五之地”的江淮小城,今日引领全国的创新之都。合肥坚持创新转型升级发展,一路追赶,后来居上,在新一轮的发展中占得先机。“2018中国新发现·安徽故事”全媒体大型采访系列活动走进安徽省的大湖名城合肥市,感受创新带给安徽的动力,见证创新带给安徽的蜕变。

科技创新成果世界瞩目

作为全国重要的科教基地、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合肥大力招才引智,打造创新战略高地。2017年1月,合肥获批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成为继上海之后的第二个获批城市。近年来,合肥的科技创新世界瞩目,各领域遍地开花。合肥市科技局副局长段丽琼介绍,首先是量子通信研究水平国际领先,12月6日,国内首款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量子计算机控制系统诞生,本源量子测控一体机可将所有量子计算控制系统的功能,集成在一台能够完整实现对量子芯片控制的机器内,获得了开创性成功。2017年9月29日,一条量子通信的“京沪干线”正式开通,实现了连接北京、上海,贯穿济南和合肥全长2000多公里的量子通信骨干网络。

其次,新能源领域重大创新成果倍出。“科学岛”上被称为“人造太阳”的超导托卡马克大科学装置(EAST),继2017年创造101.2秒高约束模等离子体运行的世界纪录后,2018年10月又实现1亿度等离子体运行,取得国际核聚变重大突破。新型显示产业也领跑全球。2009年4月,京东方6代线项目在合肥奠基,10年来,京东方科技集团先后在安徽布局了6代线、8.5代线和10.5代线。如今,京东方6代线全球盈利能力最强,8.5代线产能居全球前列。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合肥曾研制出全国第一台微型计算机、全球第一台VCD,但创新平台中产业化能力不足,许多科研成果“墙内开花墙外香”。如今,随着合肥高端创新平台的壮大,集成电路、智能语音、太阳能光伏、新能源汽车等一系列战略性新兴产业逐步上升为国家战略,2017 年,合肥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同比增长 16.1%,对工业增长贡献率达 53.4%。

千亿级先进制造业引领创新

合肥市经信委综合规划与政策法规处于静介绍,合肥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等3个产业产值陆续突破千亿,形成了包括家电在内的四个千亿产业引领的重点板块。今年前10个月,合肥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11.2%,创三年来最好水平,其中电子信息、家电、装备制造这三个产业贡献突出,对全部工业的贡献超八成。

合肥市坚持产业链与创新链深度融合,发挥创新对产业升级的动力作用,发挥企业主体作用,着力加强制造业创新体系建设,形成了“源头创新—技术开发—成果转化—产业创新”的全链条,全市大企业实现技术中心全覆盖。拥有42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5个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总数分别位居全国省会城市第1、第2位。

合肥市注重先进制造业政策对创新支持,着力发挥工业企业创新主体作用。于静介绍到,“合肥市对当年新认定的国家级和省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国家级和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对上年度认定为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质量标杆’工业企业等称号的,分别给予50万-500万元不等的一次性奖补,对获得‘中国工业设计十佳创新型企业、中国工业设计十佳设计公司’称号的企业,给予100万元一次性奖补。”

高新区“智慧”名片更加闪亮

在“2+2”政策体系的指导下,合肥高新区发展飞快。根据科技部2018年全国156家国家高新区和苏州工业园 (共157家单位)综合评价结果,合肥高新区综合排名第8位,较上年上升1位。在单项排名中,合肥高新区知识创造和技术创新能力、产业升级和结构优化能力表现突出,居全国第7位;国际化和参与全球竞争能力及可持续发展能力,分别为全国第12名和第18名。

日前,合肥高新区又发布了安徽省首个区域经济大脑平台,总结分析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历程中关键指标,借鉴“芝麻信用”、“财付通”个人用户画像,创新构建5大维度、129项指标的企业发展评价模型,实时动态地为广大科技型企业发展水平和成长阶段画像。

“数据、服务多跑腿,企业、群众少跑路,这是合肥市营造四最营商环境的基本要求,更是合肥高新区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的必需之举。” 合肥高新区管委会杨萃介绍道,“下一步,紧密围绕企业和社会的需求,我们将继续深化现有平台建设,推动数据资源全方位深度应用。我们要让‘大脑’装入更多的数据知识、学习更强的决策模型,越来越智慧!”

除了探索大数据平台建设,高新区的另一个闪亮名片就是语音智能产业。 坐落在合肥高新区的“中国声谷”在智能语音技术及产业优势的基础上,进一步向人工智能技术及产业延伸。2017年,“中国声谷”产值达510亿元,目前已聚集科大讯飞、华米科技、协创物联网等超300家人工智能企业,形成了覆盖语音及人工智能等核心技术研发、基础平台、物联网、智能客服、穿戴式设备的完整产业链。据介绍,语音技术应用目前已广泛嫁接在智能家居、智能安防、VR/AR等消费应用领域,车载语音综合平台已在江淮汽车5个系列20个车型上搭载使用,并广泛在自主汽车品牌和丰田、奔驰等国际品牌推广。(海外网 耿佩)


相关新闻

    暂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