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中国新闻  >> 查看详情

苏侨共逐梦 同心向未来④|“家国情怀”是青年学者最重要的品质——陈洪渊院士的人才观

来源: 西非在线  日期:2022-12-17 21:49:41  点击:631 
分享:

“总书记给南大留学归国青年学者的重要回信使我深受感触!”陈洪渊院士在接受采访一开始就如是说。近日,记者在南大和园社区见到了精神矍铄、步伐矫健的南京大学侨联名誉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陈洪渊。与记者握手时,有力、亲切,很难让记者联想到眼前这位衣着朴素、声音洪亮的老人已经85岁高龄。在谈到习近平总书记给南大留学归国青年学者的回信,陈洪渊回忆起自己早年的留学生涯,谈起了他成才、引才、育才的人才观、家国观。在陈洪渊看来,国家越来越重视人才,也给人才创造了越来越好的条件,所以心系“国家事”、肩扛“国家责”也是当代人才的使命与担当。

图片

陈洪渊院士近影

成才:成果骄人毋滞留 祖国召唤即回返

四十多年前,陈洪渊还是一个青年学者,远赴德国留学,让他无论在学术研究还是在生活中都大开眼界。

“刚到德国的时候,第一印象就是德国的马路很宽,高速公路上的汽车速度非常快,还不限速。”陈洪渊对德国的公路印象很深,一圈一圈的环形高速,让他感到很新鲜。当年他还特意观察过德国的公路,下了雨之后路面没有一处积水,“如今这些规划和技术我们国家都已经实现了。”陈洪渊笑着说。

身在德国的陈洪渊非常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留学机会,跟着著名的电分析化学家R. Neeb教授学习。导师Neeb教授与当时德国一些“自负、傲慢”的大学教授不同,他是一位非常慈祥、温厚的学者。当时,陈洪渊是教育部以阿登纳基金名义选派到西德美茵兹 (Mainz)大学进修的访问学者。此前已有一位中科院学者在该校进修,是他介绍了陈洪渊的业务背景,所以Neeb教授就要求陈洪渊进行“电化学伏安电流温度效应”的基础研究。恰巧,这也是他出国前曾想做的研究课题。陈洪渊花了近一年时间,研究了可逆、准可逆和不可逆、平行催化、前化学反应和后化学反应等各类极谱电极动力学过程中电流与温度关系,获得了大量实验数据。Neeb教授在他的助手Dr.Saur的协助下,对实验数据进行拟合,获得了如下的经验公式:

图片

这个经验公式除了吸附过程外,在通常实验能控制的温度范围内,实验数据获得的曲线与经验公式计算得到结果的平均误差约在±5%以内。当时,Neeb教授十分得意地摇晃着头,高兴地对陈洪渊说:“Herr Chen (陈先生),祝贺祝贺!这就是我们成功的结果!实现了我多年的心愿啊……”陈洪渊也十分高兴地回到自己的实验室,带着愉快的心情,品味起这个“有用”的公式。但他很快就发现这个经验公式在概念上存在问题:如果温度T很高,趋向无窮大,相应电流也将趋向无穷大;当T趋向于零,则电流为定值,这就成为典型的谬论了!正确描述这几大类极谱电极动力学过程中电流与温度关系,一直是电化学研究者的心愿。到底有没有普适公式?陈洪渊潛心地在图书馆数天查阅各种文献资料,深入思考,在合理简化假定的基础上,根据Anenius关系,导出了如下公式:

图片

图片

据此,实验数据更逼近普适公式,最大相对误差<1.5%;能用来计算各类电极过程在不同的温度下的电流,还能计算反应活化能E和界面电子交换速率常数。导师Neeb教授对此十分欣赏,称此公式为:“ Chen’ Equation ” 。这一学术切磋的过程,也大大加深了彼此的师生友谊。

如陈洪渊所说,“其后,我就再次分别获得“DAAD”、“DFG”基金以及MAINZ大学的资助邀请,使我有机会多次再访联邦德国进行中短期的合作研究。”

此次交谈中,陈洪渊用德语向记者讲起这些德国奖学金的名称,他说当时中国学生能获得德国人的奖学金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陈洪渊身在德国,一心思念祖国,不忘身负重任。“当时如果正常读下去,拿个德国的博士头衔对于我来说是顺理成章的事。”但陈洪渊急于尽快回国报效祖国,于是,他在1984年初毅然结束了在德国的留学生涯,回到祖国,就职母校南京大学。

图片

陈洪渊院士当选南京大学侨联名誉主席,并给南京大学侨联题赠墨宝

陈洪渊当时没有空着手回来,花了40万马克在当地购回一台瑞士生产的电化学分析仪,带回南京大学。为买这台仪器,MAINZ大学以合作的名义给了不少资助,经费缺口部分陈洪渊就动用自己每个月省下来的钱来弥补,这几乎花光了他的大半积蓄。陈洪渊说:“没有这台仪器,我就只能做非常一般性的工作,没有办法做微电极、碳纤维电极等开拓性的研究。购回这台新型的仪器和几箱记录纸,就可以开拓新领域的工作。至于当时家人盼望带回的电视机、音响、照相机等大件,也只能买一些便宜的应付一下。平时我自己生活俭朴,节约一点更没有什么!”

“带回了仪器,又面临一系列新问题:没经费、研发条件受限等等。仪器只有一台,那就轮流用、日夜两班倒呗!没钱,那就开源节流。”那时,连实验用的记录纸都要正反面用,就是在这样的科研条件下,陈洪渊怀着满腔的科研雄心,开启了新的科学攀登,也踏上了新的征程。

引才:拿出自己科研经费帮归国青年学者起步

从1991年起,随着一批老教师退休,南京大学的分析化学只剩下陈洪渊等两位教授和几位副教授,学科人才严重青黄不接。陈洪渊清醒意识到学科发展路上的人才危机正在显现。面对困难和压力,陈洪渊毅然挑起了领导重担,大力引进人才,更是将自己的科研经费援助给年轻学者,将更多的科研资源向年轻人倾斜。

南京大学侨联主席、化学化工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夏兴华还记得,1999年10月,他在荷兰一所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虽然早有回国工作的打算,但是对国内的科研环境不熟悉,从而犹豫不决,后来正是陈洪渊不断的越洋电话驱散了他心中的疑虑,也点燃了他回国工作的激情。

2001年2月,夏兴华带着妻子和不到2岁的孩子到南京大学就职。他清楚地记得陈洪渊在学校旁边的“第一泉”饭店招待了他们全家,让他有了回家的亲切感。

最让夏兴华感动的是,陈洪渊将自己博士点项目的2.5万元经费全部给了他,“让我能够及时购买工作所需的桌椅、电脑等最基本的办公用品。随后,陈老师又从学校帮我争取到了65万元大额科研启动经费。”夏兴华说,当时这些宝贵的帮助让他在回国后的半年时间里迅速建立起自己的实验室,具备了开展科研工作的基本条件。

在引才方面,为了加强交叉学科的综合优势,陈洪渊还引进了一批不同学科背景的人才,建立起一支以分析化学为基础,与生命科学、材料科学和生物医药等相互交叉与渗透、业务素质好、锐意创新、学术和年龄结构合理的学术梯队。

图片

陈洪渊院士2002年荣获中国侨联“科技进步带头人”,受到时任国务院副总理钱其琛接见

2005年,该研究所群体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的资助,这不仅是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的第一次,也是全国分析化学领域的第一个。研究所从人才断档到如今的人才济济,汇聚了陈洪渊大量的心血,更映射着他对人才的珍惜与爱护之情。

育才:培养“骏马”型学生,传递“家国情怀”

“他(陈洪渊)对研究生一贯采取‘放养’策略,导师要做的是怎样把学生培养成有独立钻研能力的骏马,而不是唯命是从的绵羊。”南京大学化工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龙亿涛对导师的“骏马”教育理念深以为然。

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李根喜进一步解释,“‘牧马’时不要让学生脱离导师的视野,以便及时给予指导,而且还要循循善诱,及时给予支持、建议或者鼓励。”

龙亿涛教授、李根喜教授也一直秉持着导师陈洪渊的教育观,倡导并践行着“要在思维方法上指导学生,尊重与鼓励学生在科研活动中的主动性”的教育理念。

关于如何育才,如何激发学生的创造力。陈洪渊还有个形象的比喻,他把自己比作导演,把学生比作演员。

“指导学生做论文,就像是在演一部戏。”陈洪渊解释,最初,“导演”要做的只是把握好整部作品的风格和方向,要给“演员们”说戏,指引“演员们”该做什么,然后“演员们”的任务就是在“导演”的指导下,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和特点,把戏演好、演精,最后再由“导演”总体审核,去粗存精,完成既定使命。

图片

陈洪渊院士在“地方侨联+高校侨联+校友会”互动大会上演讲

除了在科研上对学生们谆谆教诲,陈洪渊还非常重视学生们的文化素质提升,要求学生挤出时间学点哲学和看些文艺作品,以丰富自己的表达能力。“陈先生非常重视对文化的学习和思考,强调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的融合,并鼓励学生多读人文类书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东南大学生物科学与医学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雪梅回忆。导师陈洪渊还支持和鼓励有条件的学生毕业后走出国门深造学习,参与世界一流科研机构的工作,开阔胸怀和眼界,参悟生命与科学的发展规律。

出去学习是为了更好地归来服务。这是陈洪渊反复跟学生们强调的观念,如今越来越多的青年学者在陈洪渊老师的感召下回国工作,攀登一座又一座的科学高峰。

“人才是最重要的,人才也一定要胸怀国家,”陈洪渊用略带浙江口音的普通话继续说道,“‘家国情怀’是青年学者最重要的品质,一定要记住为谁培养人才、为谁服务的根本。”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相关新闻

    暂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