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中国新闻  >> 查看详情

寻梦千里运河畔——30余家中外媒体走进江北水乡枣庄

来源: 西非在线  日期:2021-10-19 00:39:17  点击:597 
分享:

10月18日,山东枣庄,“千年运河千里行”暨“爱上大运河”中外媒体采风团的成员乘船穿越步云桥,游览台儿庄运河古河道。   中新社记者 沙见龙 摄

本报讯(电) “千年运河千里行”暨“爱上大运河”中外媒体采风活动日前在京启动,通过讲好大运河融古铄今的故事,打造不同地区互学互鉴、中外人员交往、世界文化交流的平台。活动启动后,采风团一路南下,于17—18日来到山东枣庄,领略江北水乡枣庄的运河风情。

大运河是中国古代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绵延1794公里,流经北京、天津两市及冀、鲁、苏、浙四省,是世界上距离最长、规模最大的运河,是中华民族的标志性文化符号,蕴含着中华民族悠远绵长的文化基因和历久弥新的精神力量。

10月18日,山东枣庄,“千年运河千里行”暨“爱上大运河”中外媒体采风团在台儿庄古城内,欣赏当地戏曲柳琴戏。   中新社记者 沙见龙 摄

京杭大运河枣庄段史称泇河,开凿于明朝万历年间,全长93.9公里,流经枣庄4个区(市)、14个乡镇,流域面积1828平方公里。枣庄是大运河流经山东的5座城市之一,作为京杭大运河唯一一段东西走向的航道,枣庄段运河与大运河一脉相承又独具特色,是京杭大运河由江苏进入山东的第一个城市。

要了解大运河枣庄段,位于枣庄市台儿庄区境内的台儿庄古城是不得不提的文化地标。这座傍水而筑、因河而兴的“水旱码头”,历史上曾是一座商贾云集、建筑风格独特、文化底蕴深厚的水乡古镇,有着大运河上最完整的运河文化遗产体系——3公里长的古运河河道,被称为“活着的运河”。采风团乘船游览古城,欣赏依然留存的昔日文化交融的印记。

10月18日,山东枣庄,台儿庄古城旅游集团副总经理黄晓莉接受“千年运河千里行”暨“爱上大运河”中外媒体记者采访,介绍台儿庄相关情况。   中新社记者 沙见龙 摄

明万历年间,京杭大运河改道经过此地,促使其社会经济迅速崛起,呈现出“一河渔火,夜不罢市”的繁荣景象,被世人誉为“天下第一庄”。1938年春,中日台儿庄大战在这里爆发,使台儿庄一战扬名,成为“中华民族扬威不屈之地”,但台儿庄古城却不幸在战争中化为一片废墟。恢复重建后的台儿庄古城成为了古运河畔唯一一座南北交融、中西合璧的文化名城。

据台儿庄古城方面介绍,作为连接运河南北的中间段,枣庄段形成了融汇南北文化的包容性,体现在民俗、美食、建筑等各个方面。明清以来,枣庄因运河的流经、台儿庄古镇的繁荣,汇聚了来自京津、闽南、岭南、江浙、徽州、三晋等地的风俗习性、商业观念、商旅文化、漕帮文化等,形成了南北杂糅、各派融汇的独具特色的枣庄运河文化。借助运河,外来文化与台儿庄本土文化进行了有机融合,兼容并蓄,使包括建筑、商贸、宗教、饮食和民风文化不断发展。

10月18日,山东枣庄,台儿庄古城的讲解员赵雅乐接受中外记者采访。据悉,“千年运河千里行”暨“爱上大运河”中外媒体采风活动日前在北京启动,采风团一路南下,来到山东枣庄台儿庄古城参观。   中新社记者 沙见龙 摄

自开凿通航400多年来,运河枣庄段河道通畅,物资商品流通如织,至今仍是京杭大运河南北航运的重要枢纽,建有台儿庄、台儿庄复线、万年闸三座国家Ⅱ级船闸,43公里主航道为国家Ⅲ级航道标准,可通行1000吨级船舶,对保证漕运,促进南北方物资商品流通发挥了主航道的作用,具有“生态运河”“黄金水道”的显著特色。

10月18日,山东枣庄,“千年运河千里行”暨“爱上大运河”中外媒体采风团在台儿庄古城内参观。   中新社记者 沙见龙 摄

中新社记者  沙见龙 摄

除了“闪耀”的运河文化外,枣庄还是鲁班、墨子故里,铁道游击队的故乡。采访团赴枣庄薛城区参观了铁道游击队纪念馆。近年来,薛城区依托“铁道游击队”为核心的红色文化资源,通过提档升级红色阵地,开展红色研学,举办红色课堂,大力发展文旅创意产业等方式,以身边人讲身边事,让身边事影响身边人,将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10月18日,山东枣庄,“千年运河千里行”暨“爱上大运河”中外媒体采风团参观台儿庄古城。   中新社记者 沙见龙 摄

中新社记者  沙见龙 摄

此次“千年运河千里行”中外媒体采风活动由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浙江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杭州市人民政府、中国新闻社、世界运河历史文化城市合作组织主办,邀请中央、地方、部分境外媒体和海外社交媒体组成采访团,将历时7天,从北京启程,经山东枣庄、江苏扬州,行程约1300公里,抵达浙江杭州。(完)

相关新闻

    暂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