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人在非洲  >> 查看详情

随州曾侯乙编钟在埃及神庙奏响 系首次登陆非洲大陆

来源: 西非在线  日期:2017-12-13 01:40:31  点击:22259 
分享:

演奏现场 

  楚天快报讯 本报记者 朱道全

  北京时间1月22日凌晨3点,随州曾侯乙墓出土的编钟复制件走进埃及具有3000多年历史的卢克索神庙,用编钟礼乐“金石和鸣”拉开了“2016中埃文化年”开幕式演出的序幕。

  正在埃及进行国事访问的国家主席习近平、埃及总统塞西同中埃各界人士200多人共同观看了由中埃演职人员联袂献上的“两个伟大文明对话”主题演出。来自随州的2400岁高龄的编钟,在更加古老的卢克索神庙奏响《金石和鸣》,两大伟大古文明在编钟声中对话。

  编钟古乐在埃及神庙奏响

  埃及时间21日晚,卢克索神庙广场灯火辉煌、流光溢彩。舞台上,中国红灯笼与埃及金字塔交相辉映,中埃文明在卢克索上空相遇。编钟礼乐《金石和鸣》拉开了“两个伟大文明对话”文艺演出的序幕。清脆的编钟声响彻广场,在神庙的石柱上产生悠远的回响,沁人心脾、令人震撼。

  不同于以往观众看到的编钟民乐表演,此次登陆卢克索神庙的只有编钟、编磬和鸟架鼓,没有其他中国民乐。这种钟磬和鸣演奏方式,对中国湖北编钟国乐团来说也是首次。

  省歌剧舞剧院院长卢向荣称,之所以这样安排,旨在让埃及观众听到原汁原味的楚乐,“中国的民族乐器中,也有很多是舶来品和改良品,这次我们希望能原版再现楚风楚韵”。

  特别的演出方式,让演员们也十分享受:“卢克索神庙是非常古老的历史古迹,编钟同样历史悠久,东西方古老文化的合作十分美妙,我们在这里敲响编钟,感觉好像穿越了时间和空间。”

  随团出访的是曾侯乙墓编钟复制品

  于1978年在随州出土的曾侯乙墓编钟现被收藏于湖北省博物馆,被中外专家学者称为稀世珍宝,是至今为止发现的成套编钟中最引人注目的一套。

  这套编钟之大,足以占满一个现代音乐厅的整个舞台。曾侯乙墓编钟由19个钮钟、45个甬钟,外加楚惠王送的一件大傅钟共65件组成,完整再现了古代楚国的乐队编制。曾侯乙编钟音域宽阔、音色优美、工艺精良、造型宏伟,是我国已知最早具有十二律半音音阶关系的大型定调乐器,也证明了远在2400多年以前,我国的音乐文化和铸造技术已经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平,它比欧洲十二平均律的键盘乐器的出现要早将近2000年。这一音乐史上的重大发现,让艺术家们的灵感火花迸发。

  由于受到条件限制,我们很难再听到“稀世珍宝”发出的声音。为此,湖北省歌剧舞剧院经过近一年的深度研究,于上世纪80年代仿制曾侯乙编钟做了一套可以演奏的编钟。

  据介绍,这套仿制编钟由武汉精密仪器铸造厂历时4个月铸造完成,与曾侯乙编钟不论是大小还是样式几乎都一模一样,只是原版的编钟有三组,而当时的这套编钟只做了两组,耗资近60万。2006年,湖北省歌剧舞剧院又定制了另一套完整三组的编钟。此次出访埃及的编钟,便是这套完整的编钟。

  它雄浑古朴的魅力,征服了埃及朋友。彩排期间,埃及方面多次提出购买其中的一套,由于涉及海关出入境手续问题,湖北省歌剧舞剧院婉言谢绝。演出结束准备拆台时,不少当地观众上台试敲编钟,近距离聆听,还有不少人拿起乐锤摆拍,与编钟合影留念。

  4吨重的编钟耗时1个月抵埃

  据悉,中国湖北编钟国乐团是国内目前唯一一家专业编钟演奏乐团。随着民乐近年来在全国风靡,编钟演奏独有的历史厚重感与中华文化意蕴感也成为民乐中的重头戏。

  此次编钟埃及之行并不容易,行程跨度近万公里,前后花了快1个月时间。运至埃及的编钟重达4吨,长9米、高3.5米,已经远远超过了我国航运标准。为了能将编钟安全运抵,民航特地“开绿灯”,对飞机进行了舱位改造。为了能让编钟在飞机上不受任何损伤,湖北省歌剧舞剧院还为每一只编钟及其零件量身定制了箱子,到达埃及后,再由工作人员根据编号将编钟取出安装。

  运送无比艰辛,安装起来也不容易,编钟的一根横梁就需要8个人来抬,组装好一组编钟需耗时数小时,而且这事儿可不是一般工作人员可以做的,必须是很懂编钟的乐师,才能准确无误地安装好。

  记者从市文体局获悉,这次出访埃及的是两套编钟,为曾侯乙墓二号编钟复制件。

  据悉,这是曾侯乙编钟首次登陆埃及,也是首次登陆非洲大陆。曾侯乙编钟自1978年出土以来,二号编钟复制件曾多次代表国家礼仪出访日本、英国、德国、法国等多个国家,一号编钟迄今未曾走出国门。大型古典乐舞《编钟乐舞》则在15年内赴57个国家和地区演出1000余场,编钟魅力征服了世界各地观众。(编辑:裴春梅)

相关

    暂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