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中国新闻  >> 查看详情

彼岸鸢尾花开,让世界看见南京1937——走进张纯如的时空记忆

来源: 西非在线  日期:2023-03-03 04:22:19  点击:724 
分享:

开栏语:

今年8月20日,被命名为“一个人的力量”的张纯如阅览室在美国旧金山市中心开设。张纯如生前在大洋彼岸点燃“直面历史真相、追求正义和平”的火把,并将它传递给其他人,如今仍在继续!第九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前夕,新华日报全媒体国际传播部联合海外抗日战争纪念馆共同推出《让世界看见南京1937——走进张纯如的时空记忆》系列融媒报道,谨以此向张纯如和所有向世界讲述南京1937的人们致敬,捍卫人类和平,携手创造美好未来!

① 鸢尾花斗士,张纯如的力量

2022年,距离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惨案的发生已经85年。8月20日,“一个人的力量”阅览室在美国旧金山海外抗日战争纪念馆成立,纪念已故华裔作家张纯如(Iris Chang)。25年前,她以英文写作的《南京浩劫:被遗忘的大屠杀》一书出版,打破了西方社会对南京大屠杀长达60年的沉默。

张纯如阅览室成立,Iris从未离去

2015年,旧金山著名华人社会活动家方李邦琴女士捐赠房子成立海外抗日战争纪念馆。今年,张纯如阅览室在三楼成立。“阅览室一共有四面墙。第一面墙是这本书的内容,第二面墙是张纯如的童年和写作经历,第三面墙是全世界对她的纪念,第四面墙是人们的留言。”海外抗日战争纪念馆理事李竞芬通过视频,向本报记者详细介绍了阅览室的构造。

张纯如阅览室

张纯如阅览室

1968年3月28日,张纯如在美国新泽西州普林斯顿出生,英文名是Iris。Iris意思是鸢尾花,鸢尾花的花语是力量。Iris也有“虹膜”的意思,是眼睛的重要组成部分,帮助人们看见世界。这个名字预示了她的一生。

1979年至1980年间,张纯如上五年级时,她开始对家族历史感到好奇。“我们和她讲述了1937年我父亲带着一家人在南京沦陷前艰难逃亡,中途差点走散的经历。”在张纯如母亲张盈盈的成长岁月里,父母曾多次和她讲述那段家族经历。于是,这些饭桌上的交谈成为了张纯如写作的缘起。

张纯如一家人

张纯如一家人

写作缘起有些“偶然”,决定写作十分“突然”。1994年,26岁的张纯如在加州的一次会议上看到了许多反映日军侵华期间战争罪行的照片。也是在那时,张纯如了解到,直至当时为止,还没有一本用英语写成的关于南京大屠杀的专著。“这是一种道义上的责任,也是受害者们应得的公道。”张纯如在电话中这样向母亲阐述她的写作决心。

从0到1,鸢尾花斗士“破冰”的力量

在第九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前夕,记者越洋采访了在美国旧金山的世界抗日战争史实维护联合会前常务副会长丁元。谈及印象中的张纯如,他说:“其实她很内向,也曾面对恐惧,但她从未让恐惧战胜追求公正的决心。”初见张纯如之时,丁元就被深深打动,“她说很多人都需要一个声音,她愿意为受到不公平待遇的弱者们发声。”于是,丁元积极帮她安排在华盛顿特区国家档案馆和耶鲁大学神学院图书馆进行资料搜集工作。在那里,张纯如发现了大量珍贵的资料。

张纯如生前在查阅资料

张纯如生前在查阅资料

李竞芬在接受采访时,也回忆起与张纯如的初识。“当时真的很震惊,这样年轻的女孩,怎么会想写这段历史?”李竞芬说,“我们帮她联系了南京的学者专家。很快,我们先前的顾虑就消失了。她意志坚决,也很有能力。”

1997年,《南京浩劫:被遗忘的大屠杀》一书出版,很快登上了《纽约时报》畅销书榜。在新书出版头一年,张纯如忙着去各地演说。“当时很多人都来帮忙。”丁元回忆说。

“那几年见证了纯如的飞速成长。”丁元说,“一开始,每次演说前她都要在旅馆房间里静坐一两个小时,有时还要回应日本右翼势力的攻击。”短短几年间,张纯如便把自己训练成了一位国际性的演说家,“她的每一次历练都成为了经验。”

张纯如辗转多地搜集海量资料,让这本书成为侵华日军在南京实施暴行的铁证,打破了西方社会对南京大屠杀长达60年的沉默。她对历史真相及社会正义的热情在书中和每一次演讲中都表现得淋漓尽致,在美国社会引起了强烈反响。

从1到无穷,务必相信“一个人的力量”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李竞芬提到她最近正在为今年的“南京祭”做准备。“第一届是1996年在斯坦福大学举办的,目的是让大家不要忘记历史,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纯如当年是主持人,她完成得很好。”李竞芬回忆道。

2004年11月9日,张纯如逝世。花了一年半的时间走出阴影之后,张盈盈决定把女儿的一生告知世界,并参与到传播这段历史的工作中去,完成女儿未竟的事业。

张纯如母亲张盈盈在阅览室

张纯如母亲张盈盈在阅览室

2005年,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为张纯如铸造的半身铜像落成。2011年,张盈盈写作近6年的《张纯如:无法忘却历史的女子——一个母亲的回忆录》一书出版。2017年,淮安张纯如纪念馆开馆。

张纯如写作的《南京浩劫:被遗忘的大屠杀》这本书深刻影响了世界对这段二战历史的研究,她的勇敢和坚定也感染了许许多多的人,他们用不同的语言讲述南京1937,为历史发声,为和平奔走。

据世界抗日战争史实维护联合会会长张蓝真介绍,前两年“南京祭”在线上举行,相关视频通过网络在世界各地传播。“未来我们会继续举办下去。”张蓝真说。张纯如用自己的生命照亮历史,用一生践行了她的人生格言“一个人的力量”。正如她1998年在高中母校毕业典礼上所说:“你可以改变数百万人的生活。志存高远,不要限制住你的目光,永远不要放弃你的梦想或理念。”

张纯如

张纯如

“我们只有每个人心里都向往和平,从自我做起,为和平的现实和未来付出自己贡献的时候,我们才能相信,未来不会有创伤。”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平学教席主持人刘成说。许如萤火,汇成星河。每一个个体力量可以汇聚成强大的力量,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② 紫金草记忆,张纯如的“相遇”

传承记忆、传播史实,今年,首批13名“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传承人”上岗。其中,13岁的李玉瀚是幸存者夏淑琴的曾外孙,也是13人中最年轻的一位,他时常听曾外婆讲起张纯如的故事。

1995年奔赴南京,寻找物证采访幸存者

12月上旬,本报记者独家采访到90岁的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原副馆长段月萍,回忆起1995年那个夏天,段月萍说当时张纯如来到南京寻找人证物证时,提出了三个具体要求:采访幸存者,实地查看当年屠杀地点和当年外国人居住的房屋,收集并翻译中文档案资料。

段月萍每周带张纯如走访幸存者,江苏省行政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教研部教授、国家记忆与国际和平研究院研究员杨夏鸣担任翻译,江苏省社科院历史研究所原所长、国家记忆与国际和平研究院研究员王卫星负责帮其搜集文字资料。

1995年,张纯如采访幸存者

1995年,张纯如采访幸存者

“首先去了挹江门附近绣球公园内的纪念碑,接着是中山码头、煤炭港、草鞋峡,然后是燕子矶、东郊丛葬地,最后是中华门外的普德寺,几乎绕了南京大半圈。张纯如先后采访了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唐顺山、夏淑琴、潘开明、陈德贵、侯占清、李秀英、刘芳华、刘永兴以及侯占清之子等。她采访的十几位幸存者中,目前在世的只有夏淑琴。”段月萍说,采访的这些幸存者大都是身上有伤疤的。

夏淑琴是张纯如采访的第二位幸存者。当年,采访在露天的树荫下进行,天气炎热,蝉的鸣叫声非常响,录像中夏淑琴的声音显得很低。

夏淑琴

夏淑琴

93岁的夏淑琴回忆:“我向张纯如讲述:1937年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时只有8岁的我挨了3刀,一家除我和4岁的妹妹外全部被杀。我还给她看了身上的3处刀疤。”

“夏淑琴还带我们去了南京新开路5号,这一地址和夏淑琴一家的遭遇多次出现在当时留在南京的外国人的日记、书信中。”杨夏鸣说,“夏淑琴当时指着一扇雕花窗户,说这还是当年的窗户。”

“一想到这扇窗户目睹了当年这里发生的一切,我们不由感慨万千!”段月萍告诉记者,站在老房子前,杨夏鸣给他们4人拍了一张照。

1995年,张纯如采访夏淑琴

1995年,张纯如采访夏淑琴

王卫星回忆张纯如南京之行时谈到,每次采访结束,她都会给幸存者一些钱表达心意,在采访完幸存者陈德贵回来的路上,张纯如郑重地说,等到这本书写完出版后,她要去学法律,将来代表这些幸存者与日本打官司,以得到日方的赔偿。她认为她必须站出来,为他们呐喊奔走。

找到约翰·拉贝外孙女,发现物证《拉贝日记》

张纯如母亲张盈盈在接受采访时谈到,1995年从南京回来之后,张纯如并未停止寻找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历史其他人证的脚步。

“她开始动手搜集更多关于约翰·拉贝的资料。”张盈盈说,张纯如为了寻找到约翰·拉贝后人,写信给了德国西门子公司的总部。约翰·拉贝曾经是该公司的员工,但管理人员表示没有任何关于约翰·拉贝1938年之后行踪的信息。

约翰·拉贝的外孙女乌尔苏拉·莱因哈特

约翰·拉贝的外孙女乌尔苏拉·莱因哈特

据张盈盈回忆,1996年4月26日,一位对汉堡城市历史十分了解的德国女士写信告知张纯如, 她已经找到了约翰·拉贝的外孙女乌尔苏拉·莱因哈特。莱因哈特是拉贝最宠爱的外孙女,她一直小心保存着由妈妈转交给她的外公的文件、日记和照片,其中就有极其宝贵的南京大屠杀的记录文献。

张纯如的母亲张盈盈

张纯如的母亲张盈盈

1998年,在多伦多举行的一场新闻发布会上,约翰·马吉的儿子戴维·马吉向张纯如展示了他父亲当年在南京拍摄下日军暴行的相机。

“祖父理查德·布莱迪当年曾是鼓楼医院的一名外科医生,1998年,张纯如还在密歇根州见到了我的父亲尼尔·布莱迪。父亲将当年南京安全区的一面红十字旗赠予张纯如,张纯如后来将它捐给了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史蒂芬·布莱迪告诉记者,“父亲在南京长大,近几年我曾去过几次他和祖父在鼓楼医院住过的那个房间,推开窗户,窗外的南京已与他们当年看到的完全不同。”

点燃传播历史记忆的火把,并将它传递给其他人

“在西方世界此前对这段历史知晓不多的情况下,在对抗日本右翼阻挠历史真相记录传播的没有硝烟的战场,张纯如是极具历史良知的斗士与和平使者。”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传承人常小梅说。

当年帮助过南京人民的国际友人后人中,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年轻面孔,他们都是张纯如“一个人的力量”的延续。

1937年,常小梅的父亲常志强一家六口人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中丧生。“父亲以前不愿意提起,1997年起,也是张纯如出书那年,他开始向世人讲述那段苦难遭遇,每次都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声泪俱下。”常小梅说,“和张纯如一样,2018年,我写作出版了《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常志强的生活史》,希望用文字来传承记忆、传播历史。”

8月15日,13名首批“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传承人”获得认证

8月15日,13名首批“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传承人”获得认证

“‘一个人的力量’是张纯如一生的信念,也一直影响着我,我也想像她一样,向世界讲述1937,让悲剧不再重演,让世界上不再有战争,和平永驻。”李玉瀚说。

“高中时想从书上找到这段历史,但当时西方国家能找到的资料有限,直到上世纪末,通过张纯如的《南京浩劫:被遗忘的大屠杀》,我才详细了解到这段历史,几年前我回到南京,从祖父拍摄的南京大屠杀电影胶片中,选取建筑、街道和河流画面,拍摄相同地点的照片,与祖父用镜头对话。”约翰·马吉之孙克里斯·马吉告诉记者。

克里斯•马吉在南京拍摄

克里斯•马吉在南京拍摄

尤里克·莱因哈特是当年救助过南京人民的国际友人约翰·拉贝的后人。“当年张纯如坚持寻访约翰·拉贝后人和发现《拉贝日记》,也让先辈约翰·拉贝的故事可以被更多人知道。”尤里克·莱因哈特说,她除了坚持做公益,大学毕业后还走上医护岗位,为了不能忘却的记忆,为了和平,每一个人都应该贡献自己的力量。

③ 点燃火把,张纯如的“传递”

11月23日,“不能忘却的纪念”张纯如图片展在南京开展,以展出照片、用品和影视资料的方式讲述张纯如的一生,许多受到张纯如影响、在海外积极传播南京大屠杀史实的华人华侨专程到此纪念和致敬。25年前,张纯如以英文写作的《南京浩劫:被遗忘的大屠杀》一书出版。在她之后,许许多多的人受到影响,积极用自己的行动传播南京大屠杀史实,传递“一个人的力量”。

“不能忘却的纪念” 张纯如图片展在南京开展

“不能忘却的纪念” 张纯如图片展在南京开展

和张纯如时空“相遇”,人们以她为榜样

旅加华人、致力于在海外传播南京大屠杀史实的余承璋在加拿大接受记者专访时说,她至今记得2002年张纯如到多伦多推广《南京浩劫:被遗忘的大屠杀》时,自己第一次见到她的场景。“打破西方社会对南京大屠杀长达60年的沉默的竟然是这样一位年轻的女子。我钦佩于她的才能,感动于她的决心。”余承璋说。

“我的父母是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小时候,我经常听他们讲起那段惨痛的历史。”余承璋和家人历时多年,辗转美国与加拿大的图书馆,收集整理了曾经在东京审判中将南京大屠杀元凶之一松井石根绳之以法的诺兰的相关文件。2019年,余承璋向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捐赠了《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加拿大检察官诺兰档案》3000余页珍贵史料。

世界抗日战争史实维护联合会前秘书长、旧金山抗日战争史实维护会前会长谭思丹是张纯如阅览室的一名义工。当年,她曾出借自己的办公室给张纯如,方便她写作。接受记者视频专访时,谭思丹在镜头中展示了张纯如给她签过名的《南京浩劫:被遗忘的大屠杀》这本书,“我会继续在这里做义工,这是我纪念张纯如的方式。”

来自韩国的李度宪现在在南京读书,他是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一名紫金草国际志愿者。“我从小就了解南京大屠杀这段历史,因为韩国有着同样悲惨的经历。”李度宪说,“我也想和张纯如一样,向世界讲述那段历史。”

“一个人的力量”,在年轻人中传递

吴中信是美国旧金山海外抗日战争纪念馆的一名义工,据他介绍,今年8月张纯如阅览室成立以来,许多外国人都曾来参观。“这间阅览室成立的意义,是想要告知全世界历史的真相,提醒人们珍视和平。来这里的大多是年轻人。”吴中信说,“这些年轻人看后都说很感动,觉得张纯如非常了不起。”

张纯如阅览室留言墙

张纯如阅览室留言墙

张纯如“一个人的力量”在各国年轻人中传递。在阅览室的留言板上,有来自不同国家的不同年龄的人们写下的留言,大部分是用英文书写的。来自旧金山的5岁女孩杰西卡今年10月29日用英文写道:“你很美丽,张纯如!我喜欢你。”一个7岁的小孩用中文写道,“铭记历史,珍爱和平。”一位叫马库斯·霍金斯的访问者写道:“谢谢你揭示了二战的另一场大屠杀,我觉得更多的人都应该知道这段历史。为南京的受害者和张纯如祈祷。”一位访问者用中文写道:“怀念张纯如!”主体用英文写着:“亲爱的Iris,非常感谢你所做的一切。你的勇气,你的奉献,你的悲伤,你牺牲你的生命告诉世界那段悲惨的历史,是使世界变得更美好的原因。”

传承记忆传播史实,汇聚捍卫和平合力

美国记者理查德·罗斯莱徳曾这样评价张纯如,她点燃了一支火把,并将它传递给其他人。据张盈盈回忆,2018年她去墓地看望女儿时,遇到一位来给张纯如献花的女孩。女孩成立了一个群,起初是想替张纯如照顾父母,后来成了张纯如纪念群,在海外传播史实。“群里起初只有四五十人,现在已经有200多人了,他们都是纯如‘一个人的力量’的延续。”张盈盈说。

刘成认为,和平是需要争取、教育和每个人去为之浇灌的,“从现在做起,从每个人做起,在海内外汇聚捍卫和平的合力,把未来与和平相连。”

新华日报记者记忆中的张纯如

【纯如和她母亲,是我通讯里的双主角】

沈峥嵘:2012年5月22日,张纯如的母亲张盈盈带着用心血写了近6年之久的《张纯如:无法忘却历史的女子——一个母亲的回忆录》中英文两个版本,来到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采访她后,我在新华日报专栏《峥嵘记录》首次尝试人物通讯双主角:A是张纯如,B是她的母亲张盈盈。事实上,她们永远无法分开。

张盈盈晚年为南京大屠杀历史在西方的传播奔走,她在走女儿未走完的路。十年过去了,她和爱人身后的人群越来越多,隔着越洋视频看到他们,看到白发旁的鸢尾花和张纯如阅览室,我感到一种力量,直面历史追求正义和平的力量,还有母爱的力量。

6月16日是张盈盈的生日,纯如懂事起,在母亲的每个生日都会写信或明信片。最令张盈盈潸然泪下的,是纯如1981年6月为母亲生日写的小诗:“是谁值得我用一生回报/我的母亲/有朝一日,当你衰老虚弱/那就是轮到我照顾你的时候。”当年,纯如13岁。而23年后,她用无奈的枪声违背了诺言。母亲却无半句责备。“我不替纯如后悔,我也不后悔她这样。”张盈盈说,“有些人的一生便是专为别人而度过的。”张盈盈,这位伟大母亲,说这话的时候坚定、淡然,她也注定无法被历史忘记。

张纯如母亲张盈盈 万程鹏摄

张纯如母亲张盈盈 万程鹏摄

【大洋彼岸有那么多人受到张纯如影响】

付岩岩:2018年,采访约翰·马吉之孙克里斯·马吉时,他说是张纯如的这本书让他详细了解这段历史。于是他来到南京,用镜头对话祖父。

8月,得知张纯如阅览室在旧金山成立。10月,联系到张纯如母亲张盈盈。她告诉我,张纯如公园以张纯如的格言“一个人的力量”命名,于是她提议以同样的方式命名阅览室。后来,通过张盈盈联系上张纯如阅览室策展人赵湘君。得知我们要报道张纯如,赵湘君带上设备,和海外抗日战争纪念馆理事李竞芬、袁文一起从旧金山到圣荷西,沿着张纯如的足迹,拍摄下许多跟她有过交集的人。

“忘记过去的人注定会重蹈覆辙,这是我们铭记历史的意义。”收到赵湘君发来的这条信息时,我正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采访,一束光穿过树叶照在张纯如铜像上,闪闪发光。

张纯如公园

张纯如公园

【报道张纯如,我更理解了生活的这座城市】

蒋楚嫣:对张纯如的第一印象,是美丽又自信。看完张纯如妈妈给她写的传记,我发现我俩之间有许多共同点:住过同一所大学的宿舍,想法多,不愿随大流,热爱写作,充满好奇心。在张纯如图片展的报道现场,我听到许许多多受到她影响的人的故事。她用自己的方式影响着这个世界,我惋惜她的逝世,敬佩她的勇气。

在了解那段历史和走近张纯如的过程中,我更理解了生活的这座城市。怀念张纯如,祝福南京。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她曾两次入梦,第二次是明亮的】

钱盈盈:参与报道,我十分忐忑,不知该如何下笔。沉浸式阅读资料的第一晚,我做了一晚的噩梦。

张纯如曾于我是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名字。她的亲朋和“战友”告诉我,她曾是个内向的女孩,但她从未让恐惧战胜追求公正的决心。在我心中,她变得具体、鲜活。她的人生轨迹串联了世界对这段历史的认知改变过程。走近张纯如,我也邂逅了一群勇敢善良的人,他们因同一个目标相遇、集结,为历史染上希望与和平的底色。

在交稿的前一晚,我再一次梦到了张纯如。梦中,我和她在当下的时空相遇。她一如照片中那般美丽,我们一见如故,亲切地交谈。好梦一整晚。

张纯如英文名是Iris,代表鸢尾花

张纯如英文名是Iris,代表鸢尾花

总策划:尤健

统筹:沈峥嵘

本版文字:沈峥嵘 付岩岩 蒋楚嫣 钱盈盈

视频:曹凯琪 蒋楚嫣

鸣谢:海外抗日战争纪念馆 赵湘君、李竞芬、袁文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淮安张纯如纪念馆

相关新闻

    暂无信息